华尔街预言帝再发声,金价年底站上4000美元关口
现货黄金价格在周四(9月18日)亚市盘中徘徊在3660美元/盎司附近,尽管前一交易日金价曾触及3700美元/盎司以上的历史新高。尽管金价有所回落,华尔街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依然对金价的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认为金价升势将持续。
黄金需求驱动因素
投资者普遍认为,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疲软的经济增长是推动黄金需求的核心因素。根据美国8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显示,同比上涨2.9%,这一数据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通胀率超过2%且美联储保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金价从未出现过下跌。
希夫的金价预测
作为欧洲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全球策略师,希夫对黄金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暗示,金价在年底前可能轻松达到4000美元/盎司。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在9月17日的预测中也提及了这一数字。
希夫表示:“黄金股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因此人们赚了更多的钱……但我认为黄金股尚未跟上金价3000美元/盎司的步伐,更不用说3700美元/盎司了。我相信,到今年年底,金价很容易就能达到4000美元/盎司。”
市场反应与金矿股表现
尽管金价创下历史新高,希夫指出,金矿股的表现却相对疲软。他预计,随着市场的动态变化,买家将“很快蜂拥而至”。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现货黄金一度飙升至3707.48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然而,随着美元的反弹以及投资者的获利了结,金价随后大幅下滑。
截至周三收盘,现货黄金当日重挫0.8%,收报3659.96美元/盎司。尽管如此,今年迄今金价仍然飙升了39%,显示出黄金作为规避不确定性的传统工具的强大吸引力。
未来展望与潜在风险
希夫对未来的展望并不止于金价的上涨,他还预测,几乎不可避免的债务危机可能引发金融恐慌,进而促使政府采取严厉措施,包括资本管制、矿业公司国有化,甚至没收私人持有的黄金。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使得黄金的地位愈加重要。
随着各国央行在经济增长支持与通胀风险之间进行权衡,黄金作为值得信赖的价值储存手段的作用愈发受到投资者和普通民众的重视,尤其是在货币贬值的背景下。
希夫还指出,财政动荡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美元。他在采访中提到,当货币真正“自由落体”,公民试图摆脱美元,政府可能会实施一些外汇管制措施以“止血”。
总体来看,彼得・希夫对金价的乐观预测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随着通货膨胀的持续和经济增长的乏力,黄金作为保值资产的吸引力无疑将继续增强。投资者在面对潜在的金融危机时,黄金可能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投资选择。